本文是一篇AI时事热点的陈述文,将被收录在#AI与大数据模型的系列专题中。
如果说2024年是中国AI的元年,那2025年可谓是AI大时代井喷爆发的一年。
从Deepseek的横空出世,再到Manus等一种Agent应用的大面积爆火,2025年在人类历史上注定与AI这个关键词深深的绑定在一起。如今,2025的一半已经过去,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,日新月异的当下,有哪些AI大事件,在深刻的影响着科技社会的进程,影响着每个人的认知。
– DeepSeek-R1 开源大模型发布
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推出低成本开源大模型DeepSeek-R1,训练成本仅557.6万美元,远低于GPT-4,引发全球AI行业震动,被称为“AI领域的斯普特尼克时刻”。
雷鸟科技发布V3 AI眼镜,支持AR交互、智能翻译和手势控制,成为2025年首款大规模商用的消费级AI眼镜24。

欧盟《人工智能法案》全面实施,将AI系统分为四类风险等级,要求高风险AI(如医疗、执法)提供全生命周期追溯能力,并禁止某些“不可接受风险”应用(如社会评分系统)
– OpenAI ChatGPT 4.5 模型预告
OpenAI宣布即将发布ChatGPT 4.5,进一步提升推理能力和多模态交互体验,同时免费开放部分高级功能以应对DeepSeek的竞争。

– Google Gemini 2.5 Pro发布
谷歌推出新一代推理模型Gemini 2.5 Pro,在逻辑任务上超越Claude和GPT-4,成为企业级AI新标杆。
– 中美AI芯片竞争加剧
英伟达B200芯片量产延迟,华为昇腾910B芯片出货量增长120%,国产AI算力替代加速。

– 快手Kling-2.0视频生成模型发布
快手Kling-2.0-Master三周内占据全球21%市场份额,大幅降低短视频创作门槛。

– Manus 发布,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
中国创业公司 Monica.im 推出 Manus(拉丁语“手脑并用”),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的 自主执行型AI Agent,能理解复杂任务并直接交付成果(如自动筛选简历、生成财务报告、规划旅行等),在GAIA基准测试中超越OpenAI同类产品。
中国提出建设100个国家级AI创新中心,设立2000亿元AI产业基金,并推动AI在制造、交通、医疗等10大领域的深度融合。
4月29日,阿里推出 Qwen3,包含 8款模型(0.6B~235B),采用 混合推理架构(快思考+慢思考),激活参数仅 22B,推理能耗 降低60%。
– OpenAI GPT-Image-1图像生成模型走红
OpenAI进军AI绘画领域,两周内占据 17%市场份额,挑战 Midjourney 和 Stable Diffusion。
– 沙特建设全球最大AI数据中心
Datavolt与新未来城签署 50亿美元协议,打造超大规模AI算力设施。

– Lovart 正式发布,AI设计Agent
专注于 品牌视觉与内容营销 的AI Agent,可一键生成 Logo、海报、短视频,并保持图层可编辑,在创意设计领域表现突出。在腾讯科技的实测中,Lovart 的 中文图文混排能力最强,优于Manus和GPT-4o。

– Meta 开源 Llama 4 系列
支持 1000万token上下文窗口,采用 MoE架构,推理效率提升3倍,在编程任务中表现接近 GPT-5

– Google I/O 2025:AI全面渗透,Gemini升级、XR硬件亮相
谷歌在2025年I/O大会上发布Gemini 2.5系列模型、XR硬件原型及AI影视创作工具,全面推动AI生态落地。

– 香港推300亿港元AI专项基金
筹建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和AI研究院,目标建设国际创新中心。

– 英伟达欧洲算力扩张计划
在GTC巴黎大会宣布于欧洲7国建20余座AI工厂,目标2026年前算力提升10倍,带动股价月涨24%,市值逼近3.5万亿美元。

– 字节跳动即梦3.0发布,中文AI绘图迈入影视级时代
即梦3.0正式上线,凭借2K高清输出、精准中文排版及智能画布功能,成为全球在中文AI绘图领域实现专业级应用的模型,显著提升设计效率并引发行业变革。
– 通用Agent崛起:Manus、Lovart、Flowith等AI Agent产品相继发布,支持复杂任务拆解与自动化执行,覆盖设计、协作、编程等场景。
– 行业渗透加速:AI面试官、外骨骼、智能家居等应用落地,推动AI从辅助工具向“生产力伙伴”转变64。
– 模型升级:OpenAI GPT-Image-1、Google Gemini 2.5 Pro、阿里Qwen3等模型在图像、视频、逻辑推理领域展开激烈竞争14。
– 开源生态扩张:DeepSeek-R1、Meta Llama 4等开源模型推动技术普惠,降低AI开发门槛27。
– 数据中心军备赛:美、欧、中、沙特加速超算中心建设(如法国“星际之门”计划),争夺AI主权27。
– 监管框架成型:欧盟AI法案生效,中国推出“AI+”行动方案,规范与创新并行14。
核心驱动:技术从“参数竞赛”转向“效率革命”,应用从“单点突破”走向“系统级整合”,全球竞争从商业层面升级至国家战略层面。
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,都离不开决策。我们相信数据驱动的决策行为不仅理性,而且更具有说服力。我们想借「数据星球」这个栏目触达各类生活及工作中与数据相关的场景,与大家一起了解其背后蕴含的数据思维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知达数据 ,仅供学习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